調查:退休人士常做義工 身心健康狀態較理想
發布時間: 2018/06/18 16:44
最後更新: 2018/06/18 19:22
不少退休人士離開職場後無所事事,有調查發現,恆常做義工的退休人士,其身心健康狀態比較其他職業組別理想,若他們對所做義工的滿意度愈高,身心健康愈佳,建議退休人士每星期參與4小時義工服務。
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於2至3月,以問卷訪問近400名義工,當中近3成為51歲或以上的退休人士,發現經常做義工的退休人士,每周平均用4.77小時做義工,身心健康指數為90.8分,比其他職業組別高,而「學習新事物」和「實踐個人價值」是他們做義工的主要推動力。
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崔永康指,退休人士跟年輕人一樣,喜歡不斷地學習新事物。義工服務正正為退休人士提供學習的機會,亦讓他們助人自助,在服務的過程中認識自己更多。當義工愈找到工作的意義,愈能持續義務工作,身心會愈健康。
72歲黃信生於退休前於藥物零售業工作,坦言退休後曾經歷迷失:「以前每日工作8至9小時,退休後突然空閒,第1日會覺得開心,到第3個月也會覺得不錯,但第4個月呢?我應該怎樣安排自己的時間呢?」於是他參加了義工計劃,4年前更將他的經驗放於社企,在醫院經營復康店。社企既售賣醫療用品,同時亦為病人家屬提供關心。黃信生認為在醫院的義工服務令他認識更多醫療新科技之外,更令他從第三者的角度感受人生起落。每一次能夠為別人送上祝福,都會令他感到喜悅和滿足。
曾任服務業的歡燕現年57歲,3年前退休,皆因一直擔心與丈夫在退休後朝夕相對,會產生更多磨擦,故她比丈夫早1年退休,看看有甚麼團體適合二人退休後參與。她參與不同服務後,在一次義工班介紹了其他義工給丈夫認識,丈夫退休後亦進入義工世界。
夫婦二人會一同做義工,也各自有不同的活動。她曾在教會中參與善別服務,推行生死教育,這些經驗都讓她學習接受死亡,亦幫助2名女兒面對親人的離世。她又會打電話關心精神康復者,她表示電話另一端真誠的分享,往往成為了她啟發。
58歲的謝太退休前是倉務員,但因腰患的緣故一年前正式退休。她由10多年前就參與義工服務,最近幫忙為長者做飯。她先學習有關食物營養的資訊,再為長者下廚。她覺得來自服務對象的一聲讚美,都會令她覺得很窩心。而且,她還會將在義工服務上學到的知識用於家庭之中,為家人烹調更健康的食物。
服務處總幹事趙漢文建議退休人士,每周花4小時做義務工作,並建議設立精神健康指數,以監察義工對提升退休人士精神健康的成效,以及為退休人士提供義工津貼,紓緩退休人士經濟壓力及肯定他們的工作。崔亦提醒退休人士,參與義工服務時間愈多不代表愈好,也要好好平衡其他日常活動,例如跟朋友飲茶、行山等,適可而止才能持續下去。